今年整体的感觉就是生意越做越累,好像钱越赚越少。这可能是很多人的感受,为什么会这么难呢?接下来跟大家做一个分享。
01、为什么生意越做越累,钱越赚越少?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过去我们是靠商业模式、靠做大规模,来赢得更好的商业回报,但是因为需求的不足和价格问题,导致卷的速度越来越快,甚至跟不上卷的速度。尤其是行业正处于一个存量甚至缩量的时代,行业整体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。
利润被压缩背后,是后市场呈现三个特征:规模特别大、进化特别快,导致特别卷,当然这三个特征,不只是存在独立售后市场。
在早期4S为王时代,价格定的比较高,利润空间比较足的情况下,对标4S的维修企业相对来讲,都有比较好的利润空间。
到了互联网时代,4S遇到挑战了,所有标准化、刚需的服务,被快速的互联网化,信息和价格逐渐透明,透明化的结果是利润空间被压缩。比如保养等刚需服务已经很难赚钱了。
紧接着进入时代,燃油车业务总量开始萎缩。今年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汽油的消耗量首次同比下滑,今年只有1-2月份增长,后面几个月份都在下滑,据专业机构预测后面会下滑更多。
之前有乘用车的保有量高峰可能在2030年后才能到来,但乘用车总行驶里程高峰可能提前到来。这对门店以及汽车后市场从业者来讲,总的盘子会下降,今年表现得非常明显,虽然新能源车时代从2019年开始,但是真正的影响在今年开始深入到每个企业和行业了。
更重要的是,如今后市场进入短视频时代,所有专项服务都在被快速互联网化,这对很多门店和企业来讲,高毛利项目将不断被剥离出去。
所以,为什么生意这么难,可以总结三个原因:第一总量在缩减;第二高频的刚需服务越来越难赚钱;第三高毛利项目被不断剥离出去。
值得关注的是,卷的程度可能还没有结束,因为AI时代正在路上。
AI可以驱动用户、数据以及产品迭代更新形成新闭环,会让行业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,新进入者可以快速的学习,然后规模效应可能越来越明显,这是当下的主要特征。
在其他领域,持续内卷已经有所呈现。比如服务领域的商超,这两年大润发、永辉等都在被收购关店,分析原因和后市场也是极为相似:
一开始受电商冲击,消费者变化、购物方式变化,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;
后来便利店、折扣店、生鲜超市等出现,将大商超的高毛利项目一个一个剥离出去,其原有的财务模型被打破,经营越来越困难;
再加上内部转型慢的自身原因,导致大型商超走向了没落。
再看汽车后市场,4S店和大型汽修厂也会面临类似问题。原来4S店可以赚三方面钱:第一个是主机厂的返点和奖励,第二个是事故车,第三是车主的维保服务。
但现在是两边的钱越来越难赚,倒闭越来越多的4S店只能赚保险事故车的钱。这也造成了修理厂的保险事故车业务越来越难做。
今年以来,4S店出现了大量关停并转,或转换新能源赛道,头部4S集团搭上的顺风车之后,股市快速上涨。
例如,中升两个交易日股市累计上涨了50%,同时中升下大力气做事故车,再用中升GO会员模式串联客户为钣喷中心输送业务,把原有不赚钱的4S店改造成钣喷维修中心。
之前有过判断,以中升为代表的4S集团,有可能会在事故车维修连锁赛道上,诞生出大的事故车维修连锁。
当然,4S集团也在售后开辟第二车间。把原来流失的售后服务经理叫回来,让他盘活资产和流失用户,再加上第二品牌,用相对比较低的价格把客户招回来。此外,4S店也在裁员降本。
无论是商超还是4S集团,给我们的启示是,在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时候,体积大、反应慢的个体是最难受,也是最先被淘汰和优化的。
典型的案例是侏罗纪时代,恐龙是最快被淘汰的,而始祖鸟因为进化成体型小的鸟存活下来了。
02、行业正被快速重构,独立售后份额将快速超过50%
根据AC汽车数据统计,连锁百强今年近4.5万家,互联网连锁首次突破1万家门店。
具体看有三个体征:第一直营门店在缩减,第二加盟门店数量在上升,第三互联网连锁快速发展。
当然,零部件品牌主导的连锁体系,也在快速增长。他们相对更灵活,在应付其他连锁和环境变化时,反应速度更快。
时代不同,玩法在变。以后三类门店会成为有竞争力的“剩者”:
第一,有钱又有人的大连锁,可以搞定大客户,或者区域绝对头部,比如一个市或县城做到遥遥领先的企业,它的核心在高频刚需领域,可以把基础的服务站稳,再做业务延伸,哪怕线上企业也很难影响到他。
第二,成本足够低的个体店,因为现在很多从4S店和综修厂出来的创业者,可能2-3个人合伙开一个店,称之为夫妻店2.0时代或者个体店,他们更灵活,也会更专业,在家门口赢得信任和口碑。
第三,专业能力极其强的专项专项店,他们解决客户特定的问题。这两年出现的网红店,都是聚焦在专项专修上,因为它专业,可以赢得客户信任。
未来,中国汽车后市场会呈现"哑铃型"的特征,两头壮大,中间会被压缩,中间的腰部企业会越来越卷。强者越来越强,中腰部企业越来越卷,尾部大量的个体店大浪淘沙,每年有很多店新开,也有很多新店关闭,专业的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个体会崛起。
举例而言,在微信公众号时代,优秀写手与作者因互联网而广为人知,被看见至关重要,无论职场晋升还是被C端关注。进入视频时代,专业个体通过视频轻松获得曝光,视频时代让线下服务者、技师等专业人才更容易被看见,此浪潮方兴未艾。
所以未来的玩法是,要么你有实力把店开到全国,要么你有能力让全国更多的人看到你,然后认可你、信赖你,只要有1%的人到店,你就幸福了!
03、越卷越需要“强信任” ,从卖产品到做“买手”
再看供应链和渠道,极致内卷下,工贸一体化(工厂到门店)趋势越来越明显。这一模式下,中间环节可能只需一个人或组织,就能把所有服务解决掉,把链路缩短,把成本降低,而且对市场反应足够快。
以前代理模式遇到挑战,在于数据没有打通,导致反应速度不够。未来,市场的竞争焦点将聚焦于反应速度、市场感知敏锐度、链路成本优化以及快速响应能力。
当前,主机厂加快布局、国货崛起,自主品牌遍地开花,还有各种品牌人格化和IP渠道化,因为现在的客户不想跟冷冰冰产品打交道,而是跟有温度的人打交道,所以IP是一种品牌化、人格化的渠道。现在很多线上做得比较好的企业,在线上连接用户之后,反过来重构线下,可以把原来的渠道全部抛弃掉,重新做。
所以,对于供应链和渠道企业来说,未来一定是"T"字型战略,横向广泛连接客户,纵向开拓专业品类,将是主要发力点。
用户对“专业者”有天然的信赖感,无论是人求医看病、还是车维修保养,本质是一样的。关键是看你想成为哪类,并在这个领域打造越来越高的壁垒。
近期爆发的卫生巾质量问题,几乎波及所有品牌,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。这一事件导致消费者纷纷转向他们认为值得信赖的品牌,如胖东来,因为它被视为一个有良心、让人放心的企业。
因此,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,更应站在用户角度,致力于构建和强化与用户的信任关系。从单纯的“卖产品”转变为用户的“买手”或“贴心管家”,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体验,让用户产生依赖。这不仅是未来企业发展的主要逻辑,更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市场中立足的关键。
当下很多品牌都在以追求变现为目的。但长期来看,唯有品牌才能穿越周期:当价格没有太大差异时,用户为什么不选大牌?
04、2025,一起聚力行远!
当下是最卷也是最难的时候,关键是行稳致远。未来,当从业者越来越少,利润会回归合理甚至更高区间。穿越周期,除了选对方向之外,更重要是与谁同行。
关于“聚力行远”,有几层意思:首先是聚焦,这是构建企业护城河的关键,如何通过创新的新媒体方式,让更多人看到并记住我们,显得尤为重要。
其次,面对企业转型的困境,既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,量力而行,又要具备变革的勇气。
英特尔传奇CEO安迪·格鲁夫在英特尔处于产品转型困境时,曾向高管提问,如果董事会重新聘请了新的团队,职业经理人来的时候会做什么变化?高管回答一定会上新的项目、产品。安迪·格鲁夫则表示,“为什么我们不自己上呢?等着别人来革命,不如自己主动出击。”
最后,"行"代表着要有变革的勇气,"远"是剩者为王,留在牌桌上,等到黎明和曙光那一天。
2025年让我们一起看清未来的方向,让我们一起聚力行远。谢谢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