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腔旅调

拥抱具身智能,广汽如何竞逐新赛道

2025年01月19日 | 查看: 41500

12月26日,广汽集团正式发布了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——GoMate,也是首款人行机器人,这离本月初其第二代具身智能机器人出现在公众视野,相隔了仅仅不到一个月。

GoMate发布现场,图片来源:广汽研究院

拥抱具身智能,广汽如何竞逐新赛道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并非新鲜事。自人形机器人产业爆火以来,包括比亚迪、小鹏汽车、奇瑞汽车、东风汽车、长安汽车等纷纷下场。

那么,对广汽集团来说,发布新品背后的逻辑是什么?又该如何长远谋划“拥抱”这一风口赛道?

自主研发为支撑

继小鹏汽车在11月初发布其人形机器人iron后,广汽集团成为国内第二家发布自主研发人形机器人的车企。

据悉,GoMate是一款全尺寸的轮足人形机器人,全身拥有38个自由度,并且采用了行业首创的可变轮足移动结构,巧妙地融合了四轮足、两轮足两种模式。

在现场,GoMate表现出了精准动作控制、精确导航定位与灵活自主决策能力,展现了极强的抗干扰性、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
广汽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,图片来源:广汽研究院

广汽第二代具身智能机器人,图片来源:广汽研究院

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的车企很多,布局方式主要为投资企业、合作开发或自主研发,广汽集团采用的方式则是后者。在硬件上,GoMate已经实现了灵巧手、驱动器、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的完全自研。

此外,广汽集团搭建了一个低成本、高性能的系统平台架构,使GoMate能够满足用户对高性能和低成本的双重需求,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。

据悉,GoMate还融入了广汽自研纯视觉自动驾驶算法,具备自主导航等诸多亮点。其中包括FIGS-SLAM算法架构,可实现机器人从平面智能到空间智能的飞跃;云端多模态大模型的应用,使机器人能够在毫秒级内迅速响应人类复杂的语音指令;基于3D-GS三维场景重建技术与VR头显的沉浸式遥操作技术,GoMate能够自主规划动作并进行高效的数据采集;室内外全场景SLAM技术则确保了机器人厘米级的定位精度;在动态场景下,GoMate也可凭借灵敏的自主避障技术,探测感知百米内的障碍物变化。

得益于广汽集团全固态电池的支持,GoMate的续航能力达到6小时,确保了机器人在长时间任务执行或环境探索中的出色表现。

早在2022年初,广汽研究院就涉足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。不可否认,广汽集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自主研发体系、供应链管理以及市场销售经验,这些都为智能机器人的研发、生产和市场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据悉,自启动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以来,广汽集团重点依托智能网联成熟的产业链,通过共用车端芯片、激光雷达等零部件来分摊研发成本,并以车规级标准定制开发,在性能提升的同时确保高端品质。

应用场景为出发点

目前,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对智能机器人赛道高度重视。12月11日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,开展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培育未来产业。

今年5月,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《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若干措施》,提出要推进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,加快机器脑、机器肢、机器体、通用产品等产品研发生产,推动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制和应用。

图片来源:广汽研究院

随着这一赛道热度提升,很多车企已加快步伐进行布局。比如,在2024理想AI Talk第一期活动上,理想汽车CEO李想表示100%会做人形机器人。另据媒体报道,比亚迪第十五事业部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团队研发具身智能,事业部最高负责人罗忠良直接主管该项目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产业融合的大趋势下,智能机器人有望在汽车制造、销售服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,为车企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、更好的产品质量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。

目前,已经发布人形机器人的车企,其人形产品几乎都优先投入到自家汽车厂中使用。比如,小鹏Iron已经“入职”小鹏智慧工厂,参与到小鹏P7+车型的生产流程中。

根据广汽集团对GoMate的规划,2025年实现自研零部件批量生产,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,并率先在广汽传祺、埃安等主机厂车间生产线和产业园区开展整机示范应用;2026年实现整机小批量生产,并逐步扩展至大规模量产。

此外,广汽集团机器人研发团队负责人张爱民还表示,广汽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不仅在安防、康养、汽车后市场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,能提升人类的工作效率和能力,还将在物流、教育等更多场景应用,为人类生活带来更智能、更便捷的服务。

关键词: